读后感 | 《复盘》

status
Published
slug
read-review
type
Post
category
Essay
date
Feb 6, 2025
tags
方法论
读后感
阅读
summary
这几天快速读了《复盘》这本书。本想要是从这本书中获取一些复盘的实例,来帮助自己学会复盘。无奈这本书中很多话都比较空泛,但其中的很多观点or摘录还是很启发人的,在此略作记录。
这几天快速读了《复盘》这本书。本想要是从这本书中获取一些复盘的实例,来帮助自己学会复盘。无奈这本书中很多话都比较空泛,但其中的很多观点or摘录还是很启发人的,在此略作记录。

复盘:更高层次的思考

作者首先提出的观点就是,我们需要的不是思考,而是复盘。他引用了《原则》作者达利欧的话:人类最独特的能力是,只有人类能从更高的维度看待现实,并总结出对现实的理解。其他物种都是按照本能生活,只有人类能够超越自身,在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时间中看待自身。
而拥有这种超越自身的、精准理解现实的客观视角的方法便是「更高层次的思考」,即复盘。
他这样论述思考和复盘的区别:人是会思考的动物,人甚至会把思考作为自己生存的唯一证明,如果不会思考或者不能思考,人就会发狂。但实际上,人被思考所控制,无法从头脑中解脱,被固有的习惯所驱使,重复着相同的动作,却期待有不同的结果,这才是真正的疯狂。复盘、反思就是那个独立在外的观察者,它好似一个第三者,能够清醒地看着头脑的这种疯狂,进而有可能慢慢改变这种疯狂。
作者将复盘认为一种反馈机制,能够对人的行动、认知进行检视与指导,从而不断修正人的行为。书中多次提到的复盘践行者有稻盛和夫、富兰克林和曾国藩。梁启超曾说:“中国有两个半圣人。”,分别指孔子、王阳明和曾国藩。《复盘》的作者无疑是曾国藩的追崇者,书中反复出现他的言论与事迹。我想当一个人能够在行动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查自省,不成为圣人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吧。

改变人生

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些混乱,他的第一章提到了许多的观点,人生的两条曲线,人生的第一性原理,人生的路径,看似引用了许多先哲的思想,但杂糅起来实在令人疑惑,我认为只留下面一段话都可以:
人人都渴望成功,但很少有人真的希望改变自己。他们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希望以一个不变的“我”,去实现无穷无尽的目标和愿望,这是不太可能的。人没有改变,船还是那条船,怎么可能到达新的彼岸呢?因此,改变,首先要在自己身上动刀,这才是最难的。
两条曲线无非是要找到人生的上升渠道,不能在自己的舒适区沉溺,要寻找到变的可能;第一性原理则是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,追求所在;而路径无非就是让自己照着启程、启蒙、觉悟这样的道路前进,用行动去改变生活。
notion image

复盘的重要性

抛开作者的长篇大论,复盘的重要性无外乎对心的叩问。通过不断地与自己对话,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,从而获得意识到进化和成长。日积月累的坚持下,人们就会从被动地接受世界,变成主动地探寻,从被思考控制变成觉察控制思考。
复盘是一个自我表露的过程,而这正式推动自我认知的关键因素。很多的问题都隐藏在大脑深处,遇事的情绪,下意识的动作可能都是底层固化思维的一种表达,复盘让我们觉察到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
复盘是什么

复盘其实是一个围棋术语,是指棋手在下完一盘棋后,重新在棋盘上摆上棋子并思考下棋好坏的一种方式。
作者提到几种常见的误区

复盘不等于总结。

总结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,而复盘更为狭义,复盘通常可以看做是总结的一种手段和方法。此外,复盘被认为是更高级、深度的总结,通常从结果入手,去倒推行为的正确性,什么想法导致的行为。作者写:”一般的总结是梳理已知的部分,而复盘通常都是探究未知的部分,一个在冰山上,一个在冰山下。这两者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总结。“

复盘不等于纯思考

作者额外强调了复盘与行动的强关联性,成果=一半行动+一半复盘。不易改善行动为目的的复盘都是伪复盘。
复盘和行动应该构成一种良性循环,行动后复盘,复盘后再行动,不断优化。诚然,复盘中有很多思考的部分,但重点还是再反向思维上,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客观地观察,以此发现自己的问题。

复盘不等于思过

复盘以学习为导向,目标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行动,而不是为了为自己定责定过。因此,在复盘不是指发现自己的过错,而是对自己的行为、行动进行剖析,哪怕没有错误,复盘也一样重要。

复盘的三个层次

作者认为,复盘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,分别为反观、反思、反省。
反观指看自己,从自己身上找问题;反思则是在反观的基础上,探究原因;反省则更进一步,从事回到心,对自己的内心不断探问。这样的三个层次,从浅到深,由表及里。
我之前的复盘似乎就停留在了反观上,思考与内省不够。
所谓不怕念起,就怕觉迟。复盘的重点就是增强我们的觉察能力,作者总结的复盘核心特征如下:
  • 跳出画面看画面
  • 剥离情绪回归真相
  • 戴上新眼镜
  • 指向学习与行动

复盘七步

《大学》里面有一句话: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知止定静安虑得,也就是复盘七步。
知:事情发生后,知道有值得反思复盘的经验
止:停下来,专门找时间进行反思
定:将注意力集中到需要反思的时间和经验上
静:剖析时间和行为背后的想法,用笔演绎
安:放下情绪,处理情绪
虑:对自己的过往行为进行思考,识别行为模式
得:得出新知,新想法、新结论、新的行动指南。

复盘三角

作者将上面七步总结为三步,分别为记录、反思和提炼。
记录:如实记录自己的每一天or重要的事情,避免记忆骗人
反思:剖析情绪、事件or自己的想法
提炼:提炼行动指南,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

好复盘

好复盘有三个标准:能反观、会反思、有反省
简单来说无非就是,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记录的习惯,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情绪,为复盘提供材料,并学会回顾;利用倒推法,从结果开始分析自己行为的背后逻辑,了解自己的问题;从内心出发,保持善念,修正自己的内心。

除了上述内容,作者还对复盘的不同类型进行介绍,有解答如何构建日周月年复盘体系,并对时间复盘、学习复盘和情绪复盘等不同复盘进行了介绍等。但对于我个人而言,这些内容本质还是一样的,方法也可以因人而异,因此就不再赘述,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书本内容。

© Shansan 2021 - 2025